鋰電池“太貴” “平替”鈉離子電池有望“迎風”
鋰價高企之下,有替補預期的鈉離子電池板塊再度引起熱議。10月27日上午,傳藝科技控股孫公司江蘇傳藝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藝鈉電”)舉辦鈉離子電池中試線投產儀式引發關注。
從事鈉離子電池研究
股價瘋漲
在這幾年鋰電價格始終“高高在上”的情況下,相對鋰離子資源更為豐富、價格更為低廉的鈉離子開始引發投資者爭相追逐。
今年6月23日,主營業務原為筆記本電腦零組件制造的傳藝科技宣布旗下子公司設立合資公司江蘇傳藝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傳藝鈉電”),主要從事鈉離子電池及相關原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
10月27日上午,傳藝科技控股孫公司江蘇傳藝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藝鈉電”)舉辦鈉離子電池中試線投產儀式。
據悉,傳藝鈉電中試線使用廠房面積6000余平方米,總投資約5000萬元,購置設備100余臺套,建成年產200MWh鈉離子中試線及相應配套的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產線。經過三個多月的建設、安裝調試,目前已具備投產條件。
從電腦組裝到進入鈉離子電池領域,傳藝科技股價在短短4個多月時間中,漲幅已超過300%。
在今年6月23日傳藝科技宣布設立傳藝鈉電后,從6月23日至7月1日,傳藝科技股票連續7日漲停。隨后持續震蕩上漲,過去4個月,傳藝科技股價一度從原來的不足10元/股,一度漲至51元/股附近,股價相對估值PE(TTM)達到了91倍。
產業化進程獲突破
多家企業上馬鈉離子電池項目
實際上,今年以來,除了傳藝科技,不斷有上市公司上馬或宣布鈉離子電池相關的項目,同時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進程也獲得突破。
9月,美聯新材與七彩化學宣布共同投資25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18萬噸電池級普魯士藍(白)產業化項目,致力于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普魯士藍(白)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助推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
此外,華陽股份也宣布,公司投資建設的鈉離子電芯生產線設備安裝調試已完成,公司于當日舉辦鈉離子電芯生產線出品儀式。
作為鋰電池領域的龍頭,寧德時代也不會錯過對于鈉離子電池的布局,事實上,寧德時代在2021年就率先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創下全球最高水平。此后10月21日,寧德時代也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進展順利,供應鏈布局上需要一些時間,已與部分乘用車客戶協商,明年將會正式量產。
雖然眾多公司紛紛布局鈉離子電池,但需要注意的是,鈉離子電池的技術和產業尚未完全成熟。
傳藝科技也直言,鈉離子電池屬于新的技術產品,需要新開拓終端市場和需求,市場的培育和開拓也存在不確定性;華陽股份也指出,公司鈉離子電芯作為市場上全新的技術產品,商業化應用還需要相關認證,其量產和銷售尚需要一定周期。
據統計,當前已有超過 60 家鋰電產業鏈企業布局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領域,持續推動著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加速。
鈉離子電池有其優勢
但目前產業鏈暫未成型
需要指出的是,相對于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低溫性能好、適合快充、安全穩定,最重要的是鈉電池成本較低。
有統計數據顯示,鋰離子電池所需的鋰、鈷、鎳在地殼中的豐度僅為17ppm(百萬分之一),30ppm和90ppm;相比之下,鈉離子電池所需的原材料較容易獲得。
有新能源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相比于鋰電池,鈉離子電池的優勢在于鈉元素的來源渠道更多、且相對鋰元素成本低;目前來說更適用于低速、續航里程兩百公里左右的小型電動車,以及一些兩輪車,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補充鋰電池當下的缺口。
同時,該分析師表示,雖然鈉離子電池有諸多優點,但是目前鈉離子電池還存在能量密度低、循環壽命較短等缺點,仍然需要攻克眾多技術難點。
此外,目前鈉離子電池生產成本較高,完全產業化、大規模的生產時間點還沒有到來,待小批量推廣后,產業鏈逐漸成熟后,鈉離子電池性價比才能凸顯出來。
對此,國泰君安證券也表示,鈉離子電池廣闊應用空間或于2023年開啟,頭部正極企業具有先發優勢。從布局正極材料的企業類型來看,技術布局領先、規劃化生產經驗豐富的鈉電初創企業和傳統鋰電企業跨界正加速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