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ffbe7"><big id="ffbe7"><video id="ffbe7"></video></big></progress>
  • <th id="ffbe7"><pre id="ffbe7"><sup id="ffbe7"></sup></pre></th>
    <rp id="ffbe7"></rp>
      <sub id="ffbe7"><address id="ffbe7"><th id="ffbe7"></th></address></sub>

    1. <rp id="ffbe7"></rp>

      <th id="ffbe7"></th>
      沈陽蓄電池研究所主辦

      業務范圍:蓄電池檢測、標準制定、《蓄電池》雜志、信息化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熱點資訊

      千億投資涌向湖南郴州 “新鋰都”打造“電池之都”

      作者: 記者 夏子航 來源:上海證券報

      繼青海、西藏、四川、江西之后,湖南漸成我國又一鋰礦富集區,湖南郴州更是頭頂“新鋰都”光環。

      2022年12月末,湖南郴州舉行含鋰資源項目合作的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郴州市桂陽縣人民政府與寧夏漢堯富鋰科技有限公司、大為股份簽訂相關項目合作協議,簽約金額共計343億元。

      “郴州的鋰礦資源非常豐富,目前仍在進一步勘探中,在資源換產業的政策指引下,當地鋰電產業開發剛剛開始,郴州正在瞄準打造‘電池之都’?!苯咏數卣娜耸肯蛏虾WC券報記者表示。

      就在2022年12月上旬,鞍重股份公告稱,公司與企業聯合體聯合投資郴州含鋰多金屬礦采選、碳酸鋰、混合儲能及電芯項目,分三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約260億元。2022年11月初,大中礦業公告稱,在郴州總投資約160億元打造鋰電產業鏈。

      據統計,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依托鋰礦資源,郴州已經吸納了超千億元鋰電產業投資。

      千億投資待發

      2022年12月28日,大為股份與桂陽縣人民政府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公司擬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建設含鋰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及鋰電池產業鏈項目、新能源專用車基地項目。

      協議顯示,大為股份(及其控股、參股、合作企業)擬定項目總投資約220億元。其中,鋰礦采選、碳酸鋰以及環保、尾渣處理項目投資90億元,鋰電正級材料、鋰電池相關生產項目投資120億元,新能源專用車基地投資10億元。

      同一天,桂陽縣人民政府與寧夏漢堯富鋰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相關項目合作協議,寧夏漢堯富鋰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123億元建設含鋰礦產資源采選、碳酸鋰加工、正極材料及鋰電池生產項目。

      2022年12月上旬,鞍重股份公告稱,公司與郴州市臨武縣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協議約定公司與企業聯合體聯合投資含鋰多金屬礦采選、碳酸鋰、混合儲能及電芯項目,分三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約260億元。

      此前,大中礦業披露160億元投資湖南郴州,并拿下當地鋰資源。按照計劃,在臨武縣政府按照每5GWh電池項目配置1萬噸碳酸鋰資源標準的情況下,大中礦業及公司控股、參股、合作企業擬定項目總投資約160億元,其中采選項目投資40億元,管道輸送、碳酸鋰加工以及新型建材項目投資20億元,鋰電池生產項目投資100億元。

      2022年10月,上海安能工建礦業集團與臨武縣政府簽訂鋰礦資源開發合作協議,計劃在臨武投資406億元開采鋰礦,預計年產原礦3000萬噸,精選碳酸鋰15萬噸,發展鋰電池產業,布局全產業鏈模式。2022年6月,“百家電池企業走進郴州”招商大會在臨武縣舉行,182家電池企業齊聚郴州,14家企業現場簽約,簽約總額101.3億元。

      “資源換產業”

      “對各地政府來說,肯定都希望鋰電產業鏈留在當地,用資源換產業,而不是僅僅開采鋰礦,這也就要求相關企業不得不組合聯合體,打造鋰電全產業鏈?!币患忆囯姰a業上市公司相關人士表示。

      據公告,桂陽縣將助力大為股份拿下當地鋰礦。協議顯示,在省市縣政府組織資源調查完成后,符合礦業權設置條件,由大為股份全額出資和桂陽縣蓉城集團有限公司在桂陽組建項目公司,項目公司參與摘牌,項目公司參與含鋰礦產資源采礦、選礦、碳酸鋰冶煉建設、生產和運營。當地將統籌協調各部門對大為股份辦理相關手續進行協助、指導。

      此舉正是為了以鋰礦資源換來鋰電產業。

      根據協議,大為股份承諾按照全產業鏈“下游帶動上游企業”的原則,根據項目進度推進電池項目與含鋰礦產資源采、選、冶設施規劃、設計、建設。項目按照每1萬噸碳酸鋰配置不低于5GWh的電池產能要求在桂陽縣建設電池生產線,其他產能在郴州市內配置。在取得礦業權后1年內,大為股份承諾形成項目全產業鏈,含鋰礦產資源(含碳酸鋰)不外運出郴州。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協議,大為股份還將利用其股東在鹽田港的優勢,協助郴州國際陸港對接鹽田港,發展郴州地區國際物流產業;利用其股東在地產領域的優勢,在郴州地區發展康養地產與養老服務產業。

      臨武縣與大中礦業之間的合作同樣遵循了資源換產業的原則。公告顯示,臨武縣政府原則上于2023年3月底,支持大中礦業通過法定程序依法取得目標區域空白區含鋰多金屬探礦權;在2023年4月19日前,支持大中礦業整合目標區域礦業權,并協助大中礦業辦理好相關主體變更登記手續。

      大中礦業承諾,其含鋰礦產資源(含碳酸鋰)不外運出郴州市。大中礦業承諾在協議簽訂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在臨武產業開發區設立登記公司,各公司合計注冊資本累計不低于10億元,并以設立的公司開展相關項目合作業務,在臨武進行繳稅,且經營時限不得低于10年。

      “新鋰都”謀求全產業鏈

      據報道,郴州正圍繞資源換產業、資源換市場、資源換財源的發展模式,構建“鋰礦—材料—電池—終端—回收”五位一體的鋰電池全生命、全產業鏈的發展新格局。

      2022年8月,郴州當地相關政府人士表示,當前是郴州鋰電池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郴州發展重要機遇期,郴州作為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要以資源換產業,以鋰資源推動郴州形成鋰電池產業上下游全產業鏈條;要形成合力,合理規劃郴州的鋰電池產業布局,臨武具有鋰電池的資源優勢,郴州將在臨武發展鋰電池產業基礎上,繼續發揮臨武資源優勢,打造形成3000億元以上產業。

      據悉,2022年11月,臨武縣召開涉鋰礦山資源整合動員會,動員部署涉鋰礦山資源整合工作。動員會提出,由政府主導,按“政府+平臺公司+龍頭企業”模式,強化措施,按含鋰礦產資源(原料)不出臨武的總要求,實施含鋰礦產資源整合歸集。

      2022年發布的《關于郴州市加快電池產業發展打造“電池之都”的決定》提出,堅持鋰礦資源就地深度轉化的原則,最大限度發揮資源效益。圍繞“老鄉回故鄉、存量變增量、資源換財源、龍頭來牽頭”,加大資源招商、鏈條招商、以商招商力度,瞄準電池產業國內排名前十及電池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引進落地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電池產業項目,推動形成電池產業頭雁效應。

      上述決定還提出,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資本、技術、市場等優勢,打通鋰礦等電池資源到電池材料的產業鏈上游環節,帶動電池全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打造電池產業集群。


      分享到: